蛇窯沿自於大陸福州,被燒陶人採用超過300年以上,是近代製陶業普遍採用的窯種,由於窯身瘦長,昔日此類官窯稱為【龍窯】,民窯則稱【蛇窯】。近百年來,由於台灣地區的開發,對陶瓷的需求日多,而造成陶瓷業的蓬勃發展,由於蛇窯是一種適合大量生產的窯爐,故而台灣地區百年來可以說【蛇窯】到處林立。
民國70年代起,由於產業升級,蛇窯乃逐漸被淘汰,迄今已所剩無幾,加上921地震的摧殘,目前台灣地區超過30年且保存完整的老蛇窯已不超過5座。添興窯於1955年創窯時,即建立第一座蛇窯,後來由於產品銷售量日大,於1960年建立第二座蛇窯,1986年由於不符經濟需求,拆去一座,現在保存的蛇窯是創窯時所建立的蛇窯。921大地震,本窯遭受嚴重的損傷;老蛇窯被震得幾乎全毀,後經克服各種困難,終於在2000年8月3日修復完成,現已成為台灣地區現存仍實際燒窯的最老蛇窯,繼續擔負延續台灣陶藝傳統的使命。
 
集集蛇窯小檔案
 
年齡
迄今已滿一甲子,前後計燒窯1500餘次;
921災後迄今(2016)已燒40餘窯。
 
醫療紀錄與健康狀況
多年來共局部維修或大修共10餘次(含921災後修復),目前狀況良好。
現仍繼續燒製自然、率性、樸實、雅緻的現代柴燒陶。
 
體格
窯室身長75台尺,窯頭長20台尺,總長95台尺,身高12台尺,煙囪高20台尺。
 
姿貌
按15度斜坡建築, 共有窯門3個,左右窯窗各25個〈共50個〉,窯頭柴灶孔2個及通氣孔1個。
 
產量
早期可生產大水缸60餘個,酒甕數百個,外加琉璃瓦7000~8000片。
 
食量
每窯約需薪柴三~四萬台斤(18公噸~24公噸)。
 
現任職務
除每年燒窯三到六次外,可供遊客走入窯中欣賞內部多年燒窯的痕跡,及緬懷先民燒陶之辛苦,宛如走入時空隧道 。
由於目前需用以蛇窯燒的陶藝品不多,故每窯僅燒約全窯容積的三分之一,其他三分之二容積必須維持空燒,成本雖高但是為了維持老蛇窯的長壽,仍是值得。
﹝註:一般窯爐若長久不燒窯容易風化塌陷 。﹞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窯門
平時開放給遊客參觀,燒窯時會以磚塊及泥土封起來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窯燒前裝窯
進行柴燒之前,師傅需要將陶器一一排列在蛇窯內部,排列時皆需要注意許多細節,才不會導致作品在窯燒時破損或毀壞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窯頭柴灶孔 - 燒火
蛇窯的動力來源是柴,因此也有柴窯的名稱,燒窯溫度是1200度以上,主要增加溫度的則是窯頭的柴灶孔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蛇窯全景
蛇窯的溫度控制全由人力掌控,因此師傅需要24小時輪班照顧,當溫度到達穩定階段,則由左右兩邊的窯窗來保持溫度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內部
蛇窯燒窯時會將窯門以磚塊封住,平時則開放讓民眾入內參觀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蛇窯燒成品
蛇窯燒﹝亦稱柴窯燒﹞作品。古樸中帶著耀眼的光芒,即使不使用任何釉色也充滿令人愛不釋手的美感。
 
充滿芬多精的綠色隧道 蛇窯燒成品
由於蛇窯﹝柴窯﹞燒製過程不如電窯及瓦斯窯穩定,即使現今技術已非常進步,但每次燒出來的光澤都不同,每件作品都帶有其本身最獨一無二的特色,也是所有愛陶人無法抗拒的原因之一。
 
TOP